关于我们

亚全能资讯 分类+
肝硬化治疗新突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这项研究,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作者:admin   时间:2025-07-22   浏览29 次


页眉.gif6月25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感染科热闹非凡,一场备受关注的 “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代偿期)随机双盲临床研究” 统计分析结果汇报暨揭盲会在此举行。这项研究意义重大,在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的备案编号为中生协字(2019)第 007 号,在 Clinical Trials.gov 上也有登记,ID 是 NCT05507762。

640.png

当天,感染科主任江应安教授、科研处副处长王辉、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秘书段甜甜,还有干细胞制剂提供单位中源协和的副总经理张宇博士等众多专家齐聚一堂。会议伊始,合作单位的 CRO 数统部门先对项目的整体情况和统计分析结果进行了详细汇报。随后,专家们围绕结果展开了深入讨论,终一致同意进行揭盲。在大家的共同见证下,江应安教授邀请课题组成员及合作单位专家一同参与,拆开信封,揭晓了这项研究的重要结果。


640 (1).png


江应安教授展示揭盲信封

这项研究是单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以安慰剂作为对照。研究的主要终点指标包括治疗后第 24 周病理穿刺肝纤维化半定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次要终点指标则涵盖肝纤维化四项、肝脏的硬度值和脂肪含量、细胞免疫、体液免疫、Child-Pugh 评分等,观察周期为 24 周。此次研究共纳入了 20 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10 例接受间充质干细胞治疗,10 例使用安慰剂。

查看图片

研究结果带来了不少好消息。常规治疗和干细胞联合常规治疗对乙肝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都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治疗 24 周后,从病理穿刺肝纤维化半定量评分来看,两组中都有部分患者从中获益,而且组间没有差异。不过,从评分变化趋势来看,试验组给药后的肝纤维化评分与基线保持一致,而对照组较基线增加了 2.8 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男性受试者中,试验组的 9 例男性里,有 5 例的肝纤维化评分出现了降低。

不仅如此,结合肝脏的硬度值、肝纤维化指标(像透明质酸酶、层粘连蛋白)以及细胞免疫(如 CD19 计数、CD3 计数、CD56 计数)的变化结果,能看出间充质干细胞组在延缓疾病进展方面的作用可能优于安慰剂组。

江应安教授在会议后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他对这项研究成果给予了肯定,认为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展现出了安全性和潜在的疗效优势,在延缓疾病进展方面的作用或许比安慰剂组更胜一筹。他还表示,后续会进一步探索干细胞的临床价值,深化相关临床研究,推动干细胞技术在肝硬化治疗领域的研发与成果转化,让这一前沿技术早日惠及更多肝硬化患者,提升肝硬化的治疗水平。

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干细胞技术会在肝硬化治疗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的曙光。

声明: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本文仅用于科普相关知识,不作为医疗指导建议。如果您有健康问题或疑虑,请及时咨询医生。文章如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后台删除。
图片
图片
图片